臺海使槎錄 - 卷1 - 01. 原始

『琉球國在泉州之東,有島曰彭湖;煙火相望,水行五日而至。旁有毘舍耶國,語言不通,袒裸盱雎,殆非人類。喜鐵器。臨敵用鏢,鏢以繩十餘丈為操縱,蓋愛其鐵不忍棄』。按彭湖東南即今臺灣,其情狀相似,殆即毘舍耶國也。
『臺灣於古無考,惟明季莆田周嬰著遠遊編載東番記一篇,稱臺灣為臺員,蓋閩音也。然以為古探國,疑非是』。
『臺灣,海中番島,名山藏所謂:「乾坤東港華嚴婆娑洋世界」;名為雞籠。考其源,則琉球之餘種,自哈喇分支,近通日本,遠接呂宋,控南澳,阻銅山,以彭湖為外援。明萬曆間,海寇顏思齊踞有其地,始稱臺灣』。『思齊剽掠海上,倚為巢窟;臺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。思齊死,紅夷乘其敝而取之;葺草為田,民知樹藝。順治辛丑,鄭成功金陵挫敗,廈門不守,襲而有之。迄康熙癸亥,歸我一統。其民五方雜處,非俘掠之遺黎,即叛亡之奸宄,里無一姓,人不一心。溪深林茂,易於伏莽。山海氣濕,又多霧露水土之害。其番喜酒好殺,無姓氏,無歲月,無冠履衣服之儀,無婚嫁喪葬之禮,不知法紀;撫御或失,急之則變生肘腋,緩之則俗敝人頑』。
『吏科都給事中王家彥疏:「閩省海壖,地如巾帨,民耕無所,且沙礫相薄,耕亦弗收,加以年荒賦急,窮民緣是走海如騖,長子孫於唐市,指窟穴於臺灣』。

臺海使槎錄 - 卷1 - 02. 星野